自2009年IPO重启以来, 次新股 业绩“变脸”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幅度越来越大。据统计,截止10月15日,2012年以来上市的154家公司中,有126家公司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当中,39家公司业绩出现“变脸”,占比达30.95%。而“变脸”的公司占今年己上市公司的比重也达到了25.32%。
二成五年内上市公司业绩“变脸”
2009年新股恢复发行之后,次新股业绩“变脸”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幅度越来越大。据统计数据,截止10月15日,2012年以来上市的154家公司中,有126家公司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当中,39家公司业绩出现“变脸”,占比达30.95%。而“变脸”的公司占今年己上市公司的比重也达到了25.32%。
统计显示,
z越快,幅度亦
z越快,幅度亦 珈伟股份 (300317)、 温州宏丰 (00283)、 科恒股份 (300340)、 龙洲股份 (002682)、 康达新材 (002669)、 慈星股份 (300307)、 南大光电 (300346)、 同有科技 (300302)、 华灿光电 (300323)、 吴通通讯 (300292)等为今年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预告十大“变脸”公司。
其中,珈伟股份是不折不扣的“变脸王”。珈伟股份今年5月11日在 深交所 创业板挂牌,而前一天披露的上市公告书显示,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7.97%。其二季度降幅扩大,同比大幅下降94.21%,1-9月公司预计同比下降91-94%。而因发行价格高达66元,有今年“最贵新股”之称的南大光电,仅仅在首个交易日有所表现,其后即归于沉寂。在日前发布前三季度净利润由原来预期的同比下降40%左右修正为下降51.02%至53.53%的业绩修正后跌停,目前股价破发5%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往往对过往业绩大肆渲染,在盈利预测方面则含糊其辞;并将盈利剧减归因为行业整体下滑。因此,对于上市不久即变脸的这部分股票,分析人士表示,这些公司三季报已经是业绩下滑大变脸,四季度也难以乐观,远离这些业绩变脸的次新股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包装上市是祸根
一些公司出现业绩突降确与行业及经济环境整体下行有关,但多数“变脸”公司在上市前均存在粉饰业绩、过度包装、虚假披露等行为,一旦发行上市便捉襟见肘、露了马脚,这是每年有众多新股“变脸”甚至破发的根源所在。
“对于任何一家希望借助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的公司,只要该公司财务、公司治理等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市场永远敞开大门欢迎。”业内人士指出,但遗憾的是,不少公司正在耍小聪明。它们在部分中介机构的协助下,对上市材料进行一系列包装,试图营造这样一种景象,即业绩稳健增长、主业前景辉煌、募投项目回报预期良好。
如科恒股份, 靓丽的2011年业绩数据虽然使其在今年二度上会时获得顺利通过,但是其业绩暴增却是依赖于大规模提高应收账款及存货增值,最终为“变脸”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招股书显示,公司2011年的营业收入从前几年的2亿-3亿元激增至10.88亿元,净利润高达1.88亿元,两项分别同比增长2倍、4.29倍。而失去了这两项利好的2012年1-9月,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了68.50%-69.73%%。
南大光电在上市公告中称,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相比同期下滑约40%。但日前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则由同比下降40%左右修正为下降51.02%至53.53%。其实,从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2011年三季报时的4.10天一举升至今年中期的42.46天、现金流由正转负这一事实来看,公司的业绩“变脸”早现端倪。
业内人士指出,新股次业绩“变脸”虽然已成“常态”,但绝对不是什么正常的现象。 新股发行制度 改革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厄制了过度包装,但事后责任追究却没有跟上,这也是新股业绩“变脸”成为“常态”的根源之一。
五大变脸王
NO1、珈伟股份(300317)
三季报业绩预减:94%
今年5月11日才登陆创业板的珈伟股份,是业绩“变脸”最快的公司之一,上市两月即公告今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大降94.12%到95.85%,最终其中报净利润同比增94.2%。三季度,业绩依然没多大的改善。公司预计今年1-9月珈伟股份累计净利润同比下降91-94%。成为2012年以来上市的己经发布业绩公司中,业绩“变脸”幅度最大的公司。
此外,珈伟股份在前一天披露的上市公告书显示,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7.97%。其二季度降幅扩大,继而遭到市场的广泛质疑与责难。珈伟股份及其当初的保荐机构、保代、相关律师以及会计师等,也均因为信息披露问题,受到了证监会的追责。
资料显示,一直从事光伏照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号称是中国光伏照明行业第一股的珈伟股份,其实在上市之前已显露出增长乏力的迹象。公司招股书显示,2011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731.55万元,净利润增长率仅为2.95%,几乎停滞。
雷区引爆表现:二级市场上,由于公司业绩增长与市场预期甚远,股价已经从11元的发行价跌到每股仅有7.54元,破发率达31.45%。
三季报业绩预减:70%
今年1月10日登陆创业板的温州宏丰,今年三季度业绩仍未扭转颓势,公司预计1-9年实现净利润同比下降50%-70%。今年上半年,温州宏丰实现净利1021.07万元,同比下降79.4%。
实际上,对于温州宏丰而言,业绩快速变脸也早有征兆,4月16日,温州宏丰披露2012年一季报,已经表现得十分糟糕。当期公司实现营收1.41亿元,同比下降16.37%,净利润462.54万元,同比大降77.89%。
资料显示,温州宏丰致力于与国内外知名的低压电器生产企业建立稳固的供应链关系,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电器、家用电器、交通和控制机械、信息工程等领域。《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温州宏丰上游原材料白银和铜和价格波动十分剧烈,且公司对于大客户具有高度依赖性,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业绩大幅波动埋下了隐患。
雷区引爆表现:二级市场上,在经历的“业绩变脸”后,温州宏丰的股价也由高位30.65元的下跌到至今的14.21元,跌幅达53.63%;较发行价20元发行价也跌去了29%。
NO3、科恒股份(300340)
三季报业绩预减:69.73%
日前,科恒股份公告称,预计2012年1-9月净利润为盈利5100万元-49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8.50%-69.73%。其实,就在公司上市的前一天7月25日,科恒股份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减逾四成。由于公司还没上市就己经“变脸”,其也成为了今年业绩变脸速度最快的公司。
据了解,科恒股份曾在2010年申请IPO,但被发审会以成长性不足为由否掉了,2011年,在今“二进宫”时,科恒股份业绩奇迹般的同比大幅增长429.24%,成功闯关。据业内人士介绍,在7月13日发布招股书之时,科恒股份对上半年的业绩应一清二楚,但公司并未在招股书中标明;公司有信披不实,误导投资者之嫌。
雷区引爆表现:二级市场上,科恒股份在7月26日上市之初,由于其不到13倍的发行 创业板开板 来最低,当日曾暴涨逾五成。但其后一路下跌,昨天收盘36.61元,己较上市次日创下的77.8元高价跌去52.91%,较48元的发行价“破发”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