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经济不断探底下滑的过程中,水泥和有色等行业的调整幅度尤为明显,减产甚至关门倒闭成为行业的主旋律。而近日以水泥和有色为核心客户的洁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预披露招股书明书显示,公司募投居然是将产能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多,而这一切居然是基于一个随意性的预测数据。
同时记者进一步研究发现,洁华控股存在巨额的应收账款,如果考虑到核心客户所处的行业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应采用激进的计提策略,洁华控股2011年可能出现负增长的局面。
募投预测随意 原有产能能否消化成疑
洁华控股招股书显示,2011年公司袋式除尘设备产能为120万平方米过滤面积,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公司将新增产能140万平方米过滤面积,是原来产能的217%。
洁华控股称:预计新增产能能够被巨大的市场需求所消化。其理由是:2005年-2008年,我国袋式除尘设备行业行业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7.23%。2009年因受国际 金融 危机的影响,2009年至201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70%。
随后洁华控股表示,据业内专家预测,在“十二五”期间袋式除尘市场需求将会以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2011年公司袋式除尘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4.09%,如果“十二五”期间公司每年均保持2011年市场占有率水平,随着袋式除尘器主机市场的快速增长,2015年公司销售收入应达到13.99亿元。2015年本项目完全达产后,公司原有产能和新增产能实现的销售收入合计数约为11.91亿元,小于2015年公司维持现有市场占有率应达到的销售收入13.99亿元,新增产能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消化。
在洁华控股明知2009年至201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70%的情况下,仅依据一句专家预测,就按照30%的增长率来测算市场空间,继而得出了能消化新增产能的逻辑。
事实上,招股书称,洁华控股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水泥、电力、市政和有色金属行业。而在“十二五”计划中,上述行业的审批被严格限制。随着2012年经济的进一步下滑,部分水泥和钢铁行业已经停产,企业用电量减少后发电量也急剧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洁华控股的产品使用寿命为10-15年,在这个周期内客户全部为新增客户。在目前客户的原有产能消化不足的情况,洁华控股的客户不可能进行逆势扩张,行业如何来的30%的复合增长?
业内普遍认为,目前水泥、电力和有色金属行业基本见顶,洁华控股2011年的销售额可能是未来几年业绩最好的一年,在整体下滑的预期下,洁华控股原有的产能能否消化成疑,在随意预测的基础上,大幅增加的新增产能涉嫌募投欺诈。
根据招股书中披露的情况,和同行业相比,表面上,洁华控股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不低,但洁华控股与对比企业不同的是,其水泥行业收入占比超过8成。
而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受基建投资的放缓,国内的水泥厂商正在遭遇困境,部分厂商开始倒闭。在洁华控股2011年大幅放宽预收账款销售政策冲击业绩的情况下,其一年和两年应收账款按照2%和8%的计提政策明显不足。
业内人士认为,洁华控股2011年的经营环境已经出现显著性的变化,应该采用激进的计提策略,新增计提可能超过1000万元。而洁华控股招股书显示,其2011年的营业利润仅比2010年高千万出头,如果采用激进的计提策略,这将导致洁华控股2011年主营业务利润的大幅下降,相比2010年出现负增长。
此外,洁华控股还存在所有的海宁三森程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海宁市三狮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海宁市马桥信用合作社的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离奇失踪,锦宏金属、香港东方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等问题。洁华控股涉嫌藏匿集体资产,怀疑隐瞒成本和费用,本报将进一步调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