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 收藏本站
  • 首页新股
    首页 宏观 消费 大盘 黄金 新股 创业板 贵金属 期货 理财师
    首页 > 新股 > 正文

    今年四家深企闯关中小板三家被否

    2012 10/16 22:09 来源
    互联网

    随着深圳崇达电路上会被否,截至目前4家冲刺中小板的公司已经有3家被否,过会率极为低迷。同期冲刺创业板的11家中,却有9家获得通过。通过率明显好于中小板。专家认为,这或许与“板性”没有关系,但却折射审核趋严态势。

    截至目前,深圳今年共有15家公司上会,有5家被否,被否率约33%,但具体分析被否个案,却呈现出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其中创业板共有11家上会,仅2家被否。同期,有4家公司冲刺中小板,仅 奋达科技 一家通过,其余3家“麦格米特、天珑移动、崇达电路”悉数被否,否决率高达75%,被否原因涉及关联交易、募投项目前景黯淡、虚增收入等。

    一位密切跟踪IPO的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我们跟进的几个项目都是创业板的,中小板公司明显少了。”

    记者致电一家已披露材料拟闯关中小板公司,董秘表示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对他们而言,目前还是在正常的准备工作中,“完善自身是最重要的”。

    记者采访的深圳一家PE负责人表示,拟上市公司选择板块一般都是根据规模、营收等条件来抉择,基本上在辅导之初都会有明确要求,一般不会出现摇摆情况,除了极少部分企业,比如神舟电脑曾考虑过中小板,后来又改换创业板并成功过会。

    深圳一家知名券商的保荐代表人认为,深企冲刺中小板成功率不高或许是巧合。他举例说,前段时间某地域的公司被否较多,外界也有一些议论,但后来了解到没有特别原因,是企业各自都有一些硬伤。

    另外一名杨姓保荐代表人曾负责过深圳某项目,此前也冲刺中小板失利。他也认为,可能还是因为企业本身的原因,“应该不是板块方面的特殊原因,还是个案吧”。

    接受采访时,除了上述分析外,大家更多的则将其归结于IPO审核更严的原因。

    近期, 监管层整肃证券市场违法违规的决心和力度在不断增强。据 新华社 报道,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根据证券法的相关规定,发行人报送的证券发行申报文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无论发行人处于发行申请的哪一个阶段,即使已撤回发行申请材料,只要申报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均属重大违法行为,证监会将依法严肃处理,追究各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IPO过会率偏低,说明监管层对于企业上市的审核更为缜密严格。市场人士表示,日前证监会对于新大地的立案稽查更进一步透露了这一信号。

    深圳一资本市场资深人士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说:“深圳近两年上市中小板的企业,除了 比亚迪 外,其他的都相对一般,知名企业基本都已上市了”。他认为,目前深圳储备的多是体量较小企业,在各方面更适合创业板,相对而言,拟冲刺中小板企业准备情况就不一定很充分。“主要还是在于企业本身的情况,在更严厉的审核标准下,瑕疵较多的公司自然就难以过会了”。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分享
    }首页
    Copyright © 2012-2020 http://www.cj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2685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