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 收藏本站
  • 首页新股
    首页 宏观 消费 大盘 黄金 新股 创业板 贵金属 期货 理财师
    首页 > 新股 > 正文

    打新股理财产品重出江湖 实际收益一般比预期低

    2012 09/17 00:03 来源
    互联网

    打新股 理财 产品又“重出江湖”了, 光大银行 于9月3日发行了1款名为“阳光新股通(EB1101)”的网下打新股产品,使得打新股理财产品在消失了近3年之后重新出现在银行理财市场。不过第三方理财产品研究人士提醒,打新产品的收益率取决于中签率和溢价水平,由于新股首发估值持续下降,打新类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亦难复“当年勇”。

    主打“网下配售”

    随着新股发行新政以及证券账户对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开放,曾经带来高达10%以上收益的打新类产品再度重新回到投资者的视野。

    光大银行近期发行了1款名为“阳光新股通”的网下打新股产品,使得打新股理财产品在消失了近3年之后重新出现在银行理财市场上。

    普益财富研究员吴泞江指出,该款产品与以前的打新股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该产品并不通过网上申购新股,而是走证券公司网下打新股通道,这也是这款在监管新政条件下出现的打新股产品较以往产品的主要变化之处。而这种变化也与近期打新政策有关。

    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高了网下配售股份的比例,规定向网下投资者配售股份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与转让股份的50%,并且取消了网下配售股份3个月的锁定期。“相对而言,网下打新变得更有吸引力。相信未来打新产品也会以网下打新为主。”

    实际收益一般比预期低

    光大银行一位不愿具名的理财产品经理告诉记者,这款产品比较适合对此类投资有所认识且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该产品委托期为5年,但银行方面并未披露产品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

    一位来自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研究人员对记者表示,即使在2007年打新产品火爆阶段,银行打新类产品实际收益率都与公布的预期收益率有较大差异。“即使公布预期收益率,都不具备参考价值,打新类产品的收益取决于两个因素:中签率和溢价水平,一般而言实际收益率都可能比预期要低。”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

    而另一个投资者不能忽视的因素是费率。吴泞江对记者表示,光大银行的产品是投向一个信托计划,该计划的投资顾问是券商。因此该产品的费用可能会比券商类打新产品略高。

    打新收益难上10%

    打新理财产品曾经是投资者的宠儿。根据2007年的打新产品数据显示,2007年新股发行在网下配售时,只要中签率不低于0 .135%,参与网下申购便可以获得15%的收益;而参与网上申购,则要不低于0 .229%时,才能获得15%的收益。记者查询了2008年部分银行打新收益较高的产品,如招行三期新股申购的打新理财产品收益从15%-21%不等。

    不过一位来自银行财富管理中心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新股发行首发溢价幅度已经不可与2007年相比,因此客户对打新类产品要抱有合理的预期,年化收益能到10%的可能性不大。年初以来证监会不断出台多项政策抑制新股高价发行措施,使得新股“三高”现象不再,新股首发市盈率将回归理性时代。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分享
    }首页
    Copyright © 2012-2020 http://www.cj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2685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