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 收藏本站
  • 首页新股
    首页 宏观 消费 大盘 黄金 新股 创业板 贵金属 期货 理财师
    首页 > 新股 > 正文

    神秘卖方连珠急卖徽商银行股权 幕后疑为安徽国资

    2012 08/20 09:19 来源
    互联网

    长江产权交易所相关人士透露,“今年初3亿股徽行股份的转让方是一家国有股东。”

    理财 周报见习记者 陈虹霖/上海报道

    8月1日,北京 金融 资产交易所网站上出现徽商银行4亿股转让的信息,转让价格初定为3元/股,粗略计算,接盘方需一次性支付约12亿元,成为徽商银行史上股权转让额最大的一单。

    这并不是徽商银行在今年出现的第一次过亿股挂牌转让。

    今年7月3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也曾发布意向挂牌公告显示,徽商银行有两项标的转让,分别为3.1亿股权和0.8亿股权,两项标的价格均为3元/股,有效期至2012年8月31日。

    今年初,有位列前十的股东在长江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徽商银行3亿股股份。该笔转让的意向转让价格同样为3元/股,但由于转让方同样希望一次性转让,该笔转让交易最终未实现成交。

    过去两年,徽商银行的股权变动频繁,但从未像今年这样,频频出现上亿股的挂牌转让的情况。

    目前徽商银行申请已进入初审阶段,这个时候出现大股东频繁地挂牌转让股权,显得颇为异常。

    徽商银行股权连续遭遇大手笔挂牌

    从8月1日挂牌到现在,半个多月过去了,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的该转让信息仍然处于“意向挂牌”阶段,没有关于转让人身份、受让人资质要求等进一步的信息。记者联系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相关人士得知,“这个项目还在推介过程中,有些手续还没有齐,具体什么时候正式挂牌目前也不清楚。”

    7月3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3.9亿的意向挂牌公告,也只标明“某公司拟转让”未显示转让方具体身份、受让方资质要求等信息。且不久后该信息就悄然撤下,如今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网站上已经查不到该信息。

    “是转让方那边撤掉了。”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相关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在正式挂牌之前就撤了,具体不知道什么原因。”

    这次北交所的挂牌,拖了半个月还未正式挂牌,或许也存在像上次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一样无疾而终的可能。

    “单一企业股东想整体转让,但金额太大了,非常考验受让方的资金实力,不太容易找到合适的下家。”接近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的人士表示,“上次在长江产权交易所,算是正式挂牌了,最后还是因为金额太大,没找到合适的受让方。”

    安徽国资在转让

    3亿、3.1亿、4亿,这三次转让的份额非常接近,前后时间跟得很紧,且一次比一次大。具体是谁在转让?今年这三次挂牌是否系同一家公司?

    从北交所挂牌的情况来看,委托转让4亿股徽商银行股权的产权人为一家企业,而非多家企业联合转让。

    从徽商去年年报来看,持徽商银行股份接近或超过4亿股的股东只有前五大股东,分别为安徽省能源集团、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安徽国元控股、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中静四海实业。除了中静四海实业为民营企业外,其他4家股东全部为省属企业。

    今年以来,中静四海与新时代信托合作,共发行了四只信托产品。信托资金以每股2.5元的价格受让中静四海实业有限公司持有的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收益权,中静四海实业有限公司将徽商银行股权进行质押。连着四次发产品,中静四海已质押了不少股份,在今年挂牌转让三四个亿股的可能性较小。

    理财周报记者从接近徽商银行的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基本是国资委在卖。”

    徽商银行前五大股东中,四家为国资委全资控股,国资委具体是在转让哪一家公司的股权,目前还不得而知。

    而长江产权交易所相关人士也向记者透露,“今年初3亿股徽商银行股份的转让方是一家国有股东,股权转让是因为需要钱。”

    为什么此时转股?

    证监会8月3日公布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徽商银行上市申请已进入初审阶段,拟上市地为上交所,保荐机构为 中信证券

    近年来制约城商行上市步伐的,也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股权分散问题。徽商银行也一直为此所困,截至2011年末,徽商银行股东总数为16382户,其中个人股股东16013户,所占比例高达97.7%。

    日前,徽商银行也已正式启动股权委托集中登记管理工作,将其全部股份81.75亿股委托安徽省股权交易所进行集中登记管理,这也是徽商银行上市工作启动后的第一个实质步骤。

    可以说目前的徽商银行,正处于上市前的关键期,比起去过漫长的等待,已有不少实质性的进展。安徽国资委为何要在这个时候进行大量的股权转让?

    一名安徽银行界资深人士向记者分析,“一方面是国资委想进一步改善徽商银行的股权结构;另一方面旗下一些企业确实也缺钱。”

    与多数地方控股的城商行一样,国有股东占大多数使得徽商银行具备了浓厚的国有色彩。徽商银行去年年末最大十户贷款客户中几乎全部为当地国有企业,包括多家带城市建设投资字样的城投公司。

    徽商银行诞生之初,时任安徽省银监局局长的杨家才曾对媒体说道,“在今后的增资扩股中,我们要淡化政府的影响,如何做到这一点,我的办法是无官股、无控股。”他希望能通过整合、引资和上市的三步走战略来逐步稀释地方政府的股份。

    事实上近年来,徽商银行的股权结构已经有所改善,国有股比例已逐步下降,2008年增资扩股后徽商银行国有股占比为72.4%,而去年年末国有股占比已下滑至61.63%。

    在国有股和个人股减少的同时, 法人 股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去年徽商银行法人股增加了7.68亿股,这与近年来徽商银行股权频繁转让有关。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两年由于流动性紧张,很多有上市计划的城商行的股东都将其所持股份用来质押或转让变现,其背后所仰仗的资本就是对城商行上市的预期。

    去年开始,为缓解地方融资平台的资金紧张,一些地方城投公司就已经开始大笔转让城商行股权。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分享
    }首页
    Copyright © 2012-2020 http://www.cj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2685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