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 收藏本站
  • 首页新股
    首页 宏观 消费 大盘 黄金 新股 创业板 贵金属 期货 理财师
    首页 > 新股 > 正文

    IPO二次冲关企业过会率87.84% 三成更换保荐人

    2012 08/05 13:33 来源
    互联网

    首次公开募股(IPO)项目首次上会“冲关”失利,不仅会改变发行人的命运,也会影响保荐人的“腰包”。统计数据显示,逾三成首次上会受挫的发行人,再次上会时另择中介机构,与原保荐人分道扬镳。

    二次冲关过会率87.84%

    证监会发审委7月3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神舟电脑IPO申请获通过,这家先后4次冲刺IPO的发行人,在经历3次失利后终于拿到登陆资本市场的“通关证”。从而引发市场对多次冲关IPO项目的关注。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A股市场多次(含二次)上会冲刺IPO的发行人共148家,其中只“冲关”两次的发行人有142家,“冲关”三次的有6家。值得关注的是,二次“冲关”的过会率也才87.84%,有18家发行人二次“冲关”时再次铩羽而归,其中又有4家在第三次“冲关”时才圆了上市梦。

    对于“冲关”而言,成功过会也并非高枕无忧。Wind数据显示,有5家发行人首次过会后,却折戟在会后事项审核上,这5家公司分别为 胜景山河 、西林科、 立立电子苏州恒久大东南 。其中,西林科在第一次会后事项审核取消后,第二次会后审核依然未获通过。

    从时间上看,去年“二进宫”上会通过率略低于今年。去年二次上会通过为78.38%,而今年以来“二进宫”的通过率则上升到了83.33%。

    逾三成企业换保荐人

    值得关注的是,在148家多次上会的发行人中,有49家更换了保荐人,占比高达33.11%,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些保荐人对发行人掌控力不够,或者说发行人对保荐人工作不认可。

    如果以保荐人被更换、项目流失来统计的话,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批中小保荐机构或老牌保荐机构对项目的掌控力明显低于市场上的新锐保荐机构。

    统计显示,在首次“冲关”失败后,处于项目流出前三名的保荐人分别为“华泰系”(含 华泰联合证券华泰证券 )、 安信证券光大证券 ,流失项目分别为5个、4个和3个。另外就是一批中小保荐机构,在首次“冲关”失利后,与发行人基本都分道扬镳。

    而将发行人“二进宫”选择发行人作为项目流入为口径来统计则显示, 平安证券国信证券 两家新锐保荐机构表现最为抢眼。这两家投行分别获得流入项目数高达6家。

    从项目选择保荐人的效果看,对其顺利实现IPO的作用也的确不能小觑。资料显示,大东南首次“冲关”选择 海通证券 作为保荐人后,于2004年6月23日成功通过发审会审核。但在变更保荐人至 恒泰证券 后,2007年6月11日却被发审委否决。保荐人变更回海通证券后,大东南2008年4月11日终于再次成功过会而实现IPO。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分享
    }首页
    Copyright © 2012-2020 http://www.cj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2685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