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综合报道 一改此前三个交易周均只有3只新股申购的节奏,本周8只新股密集发行击碎了市场对IPO减速的预期。外围股市的大涨也难以触动悲催的A股。昨日,上证综指再创阶段新低, 深证成指 则出现2%以上的跌幅,两市共有135只个股跌停。
市场越低迷,IPO越生猛,股民普遍认为,近几年中国股市熊冠全球,当归功于IPO规模雄霸全球。而在股吧论坛、证券营业部内,呼吁暂缓甚至暂停新股发行的声音不绝于耳。
股民的心情可以理解,在自己股票被套牢的情况下,新股发行越多,自己解套的机会似乎就越小,因此起来呼吁暂缓IPO也是一种本能反应。对此要求,各方观点不一。
赞成发行IPO的分析人士表示,原来股民手中持有的低迷股,就相当于垃圾股,只有更多的公司上市了,他们才拥有更多选择,股民才有更多机会翻身赚钱。如果你手中的股票确实不好,那即便没有新股进来,这只股票也是涨不起来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尽早放弃垃圾股,然后去寻找更加值得投资的公司。
上周五证监会投保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回复称,“从过往的经验看,停发新股并不能对市场环境有实质性改善。”“停发新股是一种行政管制行为,改革应当尽可能避免采取这类措施,应当在市场和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下进行。”证监会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7万亿元,储蓄率高达52%,总的资金供给应该说是比较充裕的。目前资本市场气氛不够热烈,主要是国际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投资者信心受到影响,不是因为资金不足。
也有支持暂缓IPO的声音。 浙商证券 分析师赖艺蕾则表示,“股市需要休养生息。过多的新股发行对市场资金产生了抽离作用,导致行情受到压抑、投资者损失惨重。”“A股市场不应只有融资功能,还应兼顾投资者的利益。目前情况下,监管层应该考虑市场对新股发行的接受度和整体环境,暂缓节奏让市场借此恢复信心。”
“所谓的避免行政管制行为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审批制下不可能实现真正市场化。目前一级市场的市盈率根本不是企业真实情况的反映。” 广发证券 投资顾问王立才认为,“不是只有把股市规模做大才是业绩,完善股市的投资功能,对整个股市进行引导,避免其只为企业融资服务,且将优先的资金用到优质、真正有需要的企业,对监管层而言才是更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