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进出口数据让人们对中国经济下滑的担忧又有所加剧。当月,中国出口总值仅为1769.4亿 美元 ,增长1%;1~7月,进出口总值21683.7亿美元,增长7.1%。不仅低于市场预期,且上半年7.1%的增速也与年初商务部提出的10%的全年增长速度有明显距离。
7月是传统的出口旺季,统计数据显示的“反常”表现也成为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8月16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首要面对的问题。
“7月份出现外贸增速特别是出口增速的急剧回落,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是当月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大幅度下降所导致。”沈丹阳同时表示,下半年外贸形势将更加严峻,困难更突出,实现“保十”目标压力更大。
外需告急
1300亿美元!这是今年上半年中国向欧盟出口同比下降3.6%所产生的贸易缺口,相当于上半年总出口额 11312.4亿美元的近10%。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到,欧债危机在消耗欧盟国家内部经济活力的同时,衰退像感冒一样传染到了其他国家。
“我们现在一个月从出20~30个柜降到了只能出5~6个柜,英国客人直呼卖不动。”宁波一家出口企业的外贸经理章程说。这家以纺织品为主的进出口贸易企业上半年销售额下降了40%左右。他表示,周围的企业朋友现在不是着急订不到柜,而是纷纷打听能不能拼柜。“一方面量少,一方面也是降低运费。”
企业的变动直接反为行业景气。7月外贸箱量数据同比下降0.1%,继今年1月份之后再次出现同比负增长。在上海港,箱量7月份同比增长为-3.1%、外贸箱量则同比下滑3.5%,这也是进出口重镇华东区域箱量则出现今年首次负增长。
申银万国 证券分析师李慧勇表示,从出口产品的结构上看,上半年服装和纺织品出口仅下降0.2%,但是7月份这两项的降幅环比已经下降了7.7%和8.6%。虽然表面看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1至7月,出口达到6491亿美元,增长9.1%。但这是在产品价格普遍提升的情况下实现的,实际出口量仍在下降。显著的事实是机电产品7月的出口金额同比增加了1.91%,但是环比却下降了11.4%。同比和环比叠加因素,7月出口迫近“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