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做老爷很难把红十字会的工作做好”。在日前召开的亚太国家和地区红会合作论坛上,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坦言。
“未来(红会)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寻找到真正独立的第三人参与到对红十字会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构中。”赵说,“由于全球化和网络化,2011年中国红十字会受到非常大的挑战。”
近日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对中国红会诊断式评估,结果暴露出中国红会存在四个较大问题:治理结构不畅;工作效率不高;对志愿者的管理不畅;宣传倡导不够。
“(红十字会)将围绕应急救援、应急救护和人道救助三大核心业务,做公民社会的专业公共服务平台。”赵发言说,首次提出红十字会改革的六个重点层面,包括调整战略定位,整顿治理结构,建立专业服务的人才队伍,邀请社会中立人参与对红十字会工作的监督与评估等。
事实上,最为公众所关注的还是信息公开和接受监督,“郭美美事件”作为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不满的一次释放,也有望成为中国红会加快改革的催化剂。
“红十字会其实是公共服务的平台,不是权力机构;不仅要对政府负责,更要对公众负责。”深圳市一位慈善公益组织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伴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如何增强慈善行为的有效监督,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上述深圳慈善公益组织负责人介绍,从国外经验看,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中国纯民间的评估机构还没有出现。
事实上,国外亦有许多监管机制可供借鉴。
以英国为例,英国政府专门成立了“慈善委员会”以监督管理和规范慈善组织。该委员会对慈善组织的治理结构、投资行为、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等提出许多具体的要求和标准。
上述负责人表示,中国红会可以借鉴有些发达国家的慈善组织为了赢得公众的信任、募集更多的善款,会主动公开账目并接受公众的质询,很多基金会都会聘任第三方审计机构来对其每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