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涉事的 屈臣氏 珍珠臻致美白面膜
相关产品全国下架,但同系列其他产品广州仍有售
新快报 讯 记者张潇 陆琨倩 实习生梁易 欧阳丹琪 报道因为一款面膜,屈臣氏与一桩命案牵连在一起——福建一女性顾客在使用了屈臣氏珍珠臻致美白面膜后死亡。虽然事件还未有调查结果,但屈臣氏引以为傲的自有品牌战略还是被推上风口浪尖:超过2000种自有品牌全部靠贴牌生产,其质量管控再次受到质疑。
面膜下架
销售人员谎称因产品升级
近日网上疯传,福建一位40多岁的金女士,在使用了屈臣氏的珍珠臻致美白面膜后全身发红、嘴唇发紫,后来死亡。后医生检查说是面膜有毒。
对此,屈臣氏昨日透露“面膜致命”事件仍处于调查阶段,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消费者的死因与该产品有任何关系。虽然强调产品已通过多重安全检测,但公司还是立刻将该产品在全国网点暂时下架,并联系供应商进行进一步检测。其还称,已与顾客家属及相关政府部门取得联系,但目前未获得消费者家属同意配合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
记者昨日走访广州多家屈臣氏发现,涉事的珍珠臻致美白面膜已不见踪影,但同为珍珠臻致系列的眼膜、晚霜仍然在售。对于面膜下架的原因,有销售人员谎称是由于产品处于更新换代中,近期将有新包装产品上市。
屈臣氏表示,这款面膜产品是2010年上市的,已售出超过90万盒。虽然屈臣氏官网上已看不到这款产品,但在淘宝网上,该面膜3片装还在继续销售中,售价从10.8元到12.8元不等。
贴牌生产
工厂为多品牌代工
由于屈臣氏珍珠臻致系列的眼膜产品上标注“被委托生产厂家”为诺斯贝尔(中山)无纺日化有限公司,记者致电该公司咨询问题面膜情况,对方一工作人员只回应“正在调查,还没有结果”就挂断了电话。
通过该公司的网站显示,诺斯贝尔是一家外资企业,专业OEM&ODM生产商,公司主力产品包括湿巾系列、面膜及护肤、家居及 汽车 干湿抹布和洗涤系列。除屈臣氏外,这家公司也为巴黎雪完美、意大利诗莱雅、美国HEB、澳雪等品牌代工。而记者在其官网的面膜产品展示中,也发现了印有雅芳、妮维雅、如新等国际品牌商标的产品式样。对于“面膜致死”风波,中国香化协会顾问金其璋、广州洗涤化妆用品行业商会会长肖净等业内专家均表示,虽然没有尸检报告无法作出判断,但在一般情况下,面膜是不可能快速致死的。也有日化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面膜致死“从理论上是基本没可能的,但也的确存在极特殊的过敏人群。”
质控遭疑
自有品牌逾2000种
根据资料显示,由屈臣氏授权,工厂贴牌生产的屈臣氏自有品牌产品已超2000种,占到全部商品种类的20%左右。记者在屈臣氏天河某店铺中转了一圈,就发现不少代工厂家,例如屈臣氏明星产品燕窝系列面膜是由深圳绵俪日化生产,骨胶原面膜和矿泉水漾滢透系列面膜是佛山万盈化妆品公司生产。就算是同为珍珠臻致系列,其眼膜是诺斯贝尔代工,而洁面乳、精华液、爽肤水等则是由广东柏亚化妆品公司生产的。
“屈臣氏看中自有品牌,就是因为这类产品利润更高。”有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笔账,一片普通面膜如果成本3元,零售价20元,销售自有品牌的毛利就是17元。但如果是代理的产品,小品牌进价是五折,大一点品牌的就可能要七八折,利润相差很多。但高利润背后,也带来新安全风险。
据熟悉其业务的人士透露,屈臣氏产品开发部门会根据市场热点及消费者需求设计产品概念,然后寻找代工厂商,其“选择的代工厂要求也很高,一般都必须达到欧盟标准”,对产品也会定期抽检。但这一模式依然受到日化业内质疑,“专业分工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对于一家零售企业来说,应该专注于销售,而非过多地涉足自有品牌生产制造,如果产业链太长,很难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安全。”
对产品管控问题,屈臣氏表示将在向总部询问后予以回复,新快报记者对此事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