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讯 7月26日,今麦郎收到河南三门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书面道歉,称因资质认证不全,以上声明无效,并向今麦郎道歉。而此刻,今麦郎面对的是高达17928条负面新闻,三款热销方便面销售量55%的下降,用今麦郎新闻发言人候兴福的话说:“我们躺着中枪。”
“大家弄不清的时候,很多工商部门要求我们产品必须下架,弄不清哪个产品,只知道是今麦郎,这16天里头,用一个概括性的词讲,应该说损失巨大。”候兴福说。
根据2011年《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印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的通知》249号文第三条,明确要求工商单位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应准确、及时、客观,维护消费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第15条规定公民、 法人 和其他组织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布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信息提出异议的,工商管理机关应核实处理,经核实属不当的应当在原公布范围内予以更正,并告知提出异议者。
“我们也给国家工商总局进行了致函,将三门峡工商局委托的检测资质不全已经向国家工商总局做了汇报,现在目前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三门峡市工商局的任何回应。”候兴福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严卫星强调, 中国食品 安全问题类型不同,如致病性食源性疾病、环境、化学污染、生产加工存在、假冒伪劣、添加剂滥用及有害非法物质添加等;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也不同,如风险社会的新问题、贸易全球化、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政府行业监管、诚信道德缺失、违法犯罪行为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媒体报道应客观对待。
国家食品安全有关领导曾表示,食品是公众敏感神经,敏感期,任何一个与食品安全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熊熊大火,可谓触电低、燃点高、一点就着。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认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立非常重要。
拥有产品生杀大权的三门峡工商局为何能把检测权力交给没有检测资质的机构?三门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何在没有检测资质的情况下发布检测报告?是自摆乌龙还是另有隐情?
早在7月23日,当有记者向三门峡工商局采访时,对方反问:“我们是依法组织开展的流通环节抽样检测,没有资质我们怎么会随便送检呢?这是最起码的工作程序。” 而当三门峡疾控中心收回检测报告后,三门峡工商局却没有更多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