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至9月上半月,中、欧、美三地分别发布了自己的宽松政策。美联储发布的 QE3、欧央行出台的无限制购债措施和中国发改委批准的 1 万亿元投资项目。在这些政策在其发布前,市场对其良好预期推动价格上涨;在其发布时,市场受其利多指引上涨。但是当其发布完毕后,随着利好效应渐渐消耗尽,后期市场将更多关注全球经济的变化和国内的实际消费层面。
全球宏观经济数据较不乐观
前期,各国公布了自己的宽松政策,对市场形成显着提振作用,但是随着政策发布完毕,市场的关注重点再次回到经济数据。近期,美国失业问题依然严峻,最新的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降幅不及预期,汇丰最新公布的 9 月制造业 PM 初值不及预期,已经连续 11个月处于萎缩,而欧洲方面,欧元区 9月份综合采购 经理人 指数(PMI)从8 月份的 46.3 降至45.9,表明其 9 月份商业活动萎缩速度加快,且其 9 月份消费者信心进一步下降。这些都表明利好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是没有发挥,目前的经济依然存在众多问题,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的担忧情绪明显加重,这将在中短期内对期货价格形成压力。
国内方面,中国 9 月汇丰制造业 PMI 预览值录得 47.8,连续第11 个月处于 50 荣枯分界线下方。汇丰 PMI初值公布后,基本金属应声下挫,说明近期由于各经济体相继推出政策措施刺激经济而推升的市场信心事实上依旧脆弱,经济增长带来的行业需求需要时间去验证,而完全靠宏观政策的推动的市场上涨人气难以持久。
国内供需过剩局面将维持
国内供给压力局面短期难以消除。8 月份铜产量为 51.1 万吨,同比下降 3.4%,但环比增长5.8%。8 月份冶炼企业的开工率攀升至 90.03%,去年同期为88.74%。预计 9、10 月份精炼铜产量仍将维持在 50 万吨以上,主要源于:1、铜价维持在高位,冶炼企业受利益驱动,仍会加大产量,增加其收入;2:地方政府拉动 GDP的考虑,有意增加铜的产量(包括前期停产检修的企业相继复产);3:铜精矿进口相对充裕,国产矿石供应增加;4:对“ 金九银十 ”的消费改善预期。
进入九月下旬,下游加工企业因“金九十银”效应订单出现了一定的回升,开工率环比出现小幅度的上涨。据调研机构数据显示,8 月份铜杆企业的开工率为 74.67%,环比上月增长 0.36%。预计 9 月份有望继续提升至 75%以上。然而,这种开工率的提升对于真实的需求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加上很多下游企业因资金状况紧张,备货积极性受到压制。目前,国内铜材加工企业的订单平稳,仍然难以回到去年同期的水平,下游需求改善有限。据了解,往年国庆节前备货在9月上中旬,提前三周开始,而今年很多企业备货仅提前一周半。
备库时间的缩短表明铜下游加工订单并没有实际的改善,企业对后市铜价并不乐看好。
另外 2012年 9月 17 日当周,LME 铜库存小幅增加,而上期所库存增加 10428 吨,总给达到 166,829 吨,其中保税区库存增加 213 吨,完税库存增加10215吨。国内外的库存将对期货价格的上涨造成压力。加上近期铜价快速上涨而下游消费并没有明显好转,导致现货价格贴水,更多现货商选择期货交割销售现货,这对对期货价格造成一定的拖累,抑制铜价的上涨空间。
基金多头增加力量不足
最新公布的铜CFTC 非商业性多头持仓为 51005张,周环比增加1456张;空头头寸为48001张,周环比增加981张。通常来说,基金持仓变化对期价短期走势有助推作用。从数据上看,本周基金多空持仓均有少量增加,但多头并不占明显上风。
总之,因前美联储推出QE3以及欧洲央行购债计划带动的利好已基本被市场消化,而国内外的实际需求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好转,加上最新不如人意的经济数据打压市场人气和国内现货市场的低迷打压了投资者的信心。后期在没有新的利好消息刺激的情况,铜供需基本面将对铜价的走势起到较大的作用。预计铜价在全球经济不太乐观和需求难以改善的情况下,震荡反弹难以持久,盘面上看铜价上方60000一线压力明显,短期震荡后恐将面临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