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 收藏本站
  • 首页财经资讯
    首页 财经资讯 消费 大盘 黄金 新股 创业板 贵金属 期货 理财师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给涨价企业多挤挤成本“水分”

    2012 12/23 01:33 来源
    互联网

    超支的“三公”费用也算水价成本,难道还要让我们为其公款吃喝埋单?

    两家供水企业申报的近3年水价总成本,合计有30.26亿元,但 物价 部门最终核定的是28.34亿元,两者相差1.92亿元。昨天,武汉市物价局把自来水水价成本监审结果,首次“晒”给市民看,在 城市 供水定价总成本一项,挤出了大把“水分”。(12月7日《武汉晚报》)

    供水企业申报的水价总成本,竟然可以挤出近2亿元水分,这是出乎我们意料的。这些年来,我们为不该付的水价成本吃了多少“暗亏”?

    企业申报数字与物价部门监审结论为何有这么大出入?据解释说,企业公布的成本,是实际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有多少计多少。市物价局剔除了不必要的成本,比如多余的漏水、超支的招待费等。原来,超支的“三公”费用也算在水价成本了。难道还要让我们为其公款吃喝埋单?

    水价是包含一定的成本,但成本却不是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然后让我们为其埋单。水价的成本该是必须要付的,且是事先规定的和透明的,与水价成本没有关系的“成本”绝不能强加于我们的身上。因此,这需要一方面监管部门严加审计把关,坚决剔除不合理的成本;另一方面要使水价成本透明起来。这次,武汉市物价局的做法完全可以作为标本。物价局邀请了6位公众代表全程参与,消费者、专家学者代表各两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一人。9位物价工作人员和代表到两家企业探访多次,详细比对数据,每家企业3年来的会计报表、审计资料等,摞起来有一人多高,全部核对完花了1个多月。在“挤”干水分之后,及时向社会公开,让公众一目了然。

    水价调价之前进行“挤”成本水分,其他电价、气价调查,是不是也需要挤挤水分、“晒”成本呢?

    □郭文斌(教师)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分享
    }首页
    Copyright © 2012-2024 http://www.cj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2685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