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 收藏本站
  • 首页财经资讯
    首页 财经资讯 消费 大盘 黄金 新股 创业板 贵金属 期货 理财师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政治家的沉默

    2012 08/20 09:12 来源
    互联网

    一个人的诞生始于呐喊,终结于沉默。他一生的经历都可以看作是从呐喊到沉默的中间过程。这是呐喊和沉默的对立统一,它们常常在政治的园地上并蒂开放

    陈云同志百年之际,我曾编辑出版了《陈云家风》一书,意在表现寓亲情友情的伟人情怀。

    伟人的思想和品德自为后人垂范,但我记忆犹深的是由此推衍而出的政治家的另一面:宝贵而沉默的性情。成熟的政治家们大都谨言慎行,这是他们行事处世的一般规律和准则。他们在人生逆境亦或在重大事态面前,不断昭示“沉默是金”的真谛。陈云从1934年起一直居党内高级领导人,到党的“九大”时,随着中国政坛的日趋严酷,他的“官”越作越小,只保留了中央委员的职务。在诸多不可抗因素面前,他选择了最明智的办法:沉默。从1962年到十年动乱结束,整整十余年,他以谨言慎行应对日趋恶化的政治环境,有时甚至自安一隅。那年夏天,他向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反对冒进的意见,对方对他两个多小时的陈述未置可否,他预感事态难以扭转,于是打点行装,到北戴河休假了之。中秋节后,海边冷寂萧瑟,他才回到北京。在短暂的静观时局后,又转道杭州休假,看书、调研、听评弹,一派闲赋雅士之情。他的沉默和中国大地上的聒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实践证明他的观点是对的,他采取的方法也是明哲而适时的。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陈云:“真理在这个人手里!”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真理在这个沉默的人手里。沉默不是畏于压力,消沉逃匿,更不是见风使舵,投其所好,而是坚信事物总会向好的方面转化,是必胜的信念使之淡然。沉默是一种人的理事风格。有的人善于在日理万机中施展雄才大略,有的人则长于深谋远虑,是胸有韬略的战略家。陈云同志当属后者,大凡真正的伟人们也都是这样。沉默,从本质上说,是坚持真理和为坚持真理而必须改善和改进实现形式的统一。在社会发展的量变过程中,沉默是有益的;在社会发展的质变过程中,沉默当然是不可取的。沉默和呐喊,常常在政治的园地上并蒂开放。沉默是认识深化的根本要求。陈云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个积淀、思考、酝酿的过程,这都是沉默的征象,也就是保留沉默的权力。我们常常说,要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调查研究,用百分之十的时间讨论决定,而前一个过程的真知灼见就离不开沉默。沉默是人的一种品性。沉默,有时就是很有城府的样子,像无言的金子在静谧中闪光。没有一点城府,形同“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沉默还必须要有主心骨,先是静如处子,其后才能势猛如虎。沉默,能换来关键时刻的主导作用。我们不应该在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上认识沉默,而应该在事物最终结果的分析上,对之进行总体的概括。沉默还是在特定情况下自我保护的利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候,多少人挺身而出,倒有几分舍生取义的精神,但最终于事无补,有时甚至无谓的牺牲反倒促进事物走向反面。再说所谓的“几不怕”精神,其实有谁不怕呢。真正的伟人们都是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谋略,趋利避害,推动社会的车轮循着正确的轨道前行,这才是成功的策略和战略。我们尽可以从中外和古今两个层面的比较上去辨析政治家的“沉默”:

    邓小平同志在江西放逐多年,其间他对中国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思考。正是这个时期的沉默,形成了他后来改革开放思想的雏形。中国古代多少仁人志士,都有过被革职放逐的失宠和失意。他们历经坎坷曲折,才换来命运之神的光临,尽显经世治国之才。沉默本质上并不是好事,但它可能带来好的效果。我们应该多些积极、主动的沉默,少些被动、消极的沉默。

    中国社会的进步已经同过去那段必须沉默的日子渐行渐远了。一个成熟的社会体系,是包罗万象的体系,社会上的各种现象都可以找到可供分析的答案。但时代不同,时代对沉默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由于行为主体的需要,人们在选取符合自己的要求和现实需要的同时,会突出某部分,发展某部分,但总有些道理是恒定的。我们应该从伟人的沉默中,体会他们的信心和斗志,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既考虑现实的各种因素制约,又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充满信。(作者为暸望周刊社副总编辑)

    上一篇:经济学交锋时刻
    下一篇:B股末路
  •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分享
    }首页
    Copyright © 2012-2024 http://www.cj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2685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