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当月,我国非 金融 领域实际使用外资(FD I)金额75.8亿 美元 ,同比下降8.7%,1至7月,我国吸收外资累计666.7亿美元,同比下降3.6%。自去年11月以来,我国吸收外资已经连续下降8个月(仅5月实现0.05%的增长)。另一方面,对外投资增势依然迅猛。商务部同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累计实现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O D I)422.2亿美元,同比增长52.8%。
“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是目前外资暂时出现回落的原因。”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6日表示,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加强,欧洲债务危机尚没有妥善解决方案,国际金融市场较为动荡,美国政府推出“选择美国”等计划,鼓励投资实体经济。另外,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成为跨国公司战略布局新的热点。从国内来看,土地供应偏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内市场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使我国吸收外资的竞争优势有所弱化。
在对外投资方面,沈丹阳介绍说,今年前7个月,我国企业对拉丁美洲、非洲和北美洲的投资高速增长,并且对外投资更多流向了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这四个领域。他表示,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一方面是国家大力推动企业“走出去”的系列政策措施效应显现,另一方面,在当前全球经济出现调整的状况下,中国企业面临一个好的市场机会,企业的竞争力与开拓国际化市场的意识也都在提高。
随着FDI流入的持续放缓和流出的迅猛增长,我国资本流动长期以来的“多入少出”的格局正在出现逆转迹象。国家 外汇 管理局日前公布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显示,今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20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