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特约作者王玮
9月行情收官了,而且最后2天的上涨给10月行情留下了悬念,究竟9月27日长阳行情是10月反弹的预演,还是提前预支了10月反弹的动力呢?笔者认为,至少从这两天走势来看,节前维稳和确保2000点的效果是达到了,而且也体现了连续5个月下跌后的超跌反弹能量,但问题是这两天市场的赚钱效应并不强,包括周五券商、 煤炭 股早盘就分化,一些周四涨停的强势股竟然低开低走,而且很多个股这两天只是跟随指数红盘,却没有太多涨幅,再度让股民感受到了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尴尬。
具体来看,国庆节后A股需要消化“三座大山”的压制:其一,新一轮的经济数据将悉数公布,今年来上涨大多依靠的是超跌和政策利好,而下跌往往是源于较差的经济数据。本月27日刚刚公布的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597亿元,同比下降3.1%;当月实现利润3812亿元,同比下降6.2%,连续第5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此外,8月一般是经济旺季,工业品价格会出现季节性回升,但今年8月PPI环比下跌0.5%,明显弱于季节性,显示经济继续放缓。而目前预计三季度的GDP增幅可能会低于二季度的7.6%,甚至可能跌破7.5%,经济积重难返,三季度经济应该还是在底部徘徊,未来经济也不太会出现持续回升,这使得市场一直期盼的经济底后的估值底很难实现,所以玉名认为国庆节后股市第一个风险就是应对经济数据利空。
其二,解禁潮和抽资冲击,阻挠市场热点形成。四季度是全年的解禁高峰,而10月下旬是创业板的解禁日,虽然已经明确大股东延迟解禁,但不可否认的是9月7日之后,大小非出逃的现象就比较明显,尤其是中小盘个股方面比较明显地遭遇到了抛售。此外,还有IPO空窗期的结束,也让市场感受到了压力。本身A股如今资金面就比较紧张,如果说在10月份抽资力度继续加大,笔者认为其很可能会影响中小盘个股的热点活跃度。而以目前市场量能来看,虽然权重股能够护盘指数,但却无法持续走强,包括周五我们看到盘面上,券商、煤炭板块的走弱,也是这个要素。而9月7日之后,市场最大的特征就是股民不赚钱,相反,8月份时虽然指数低,但赚钱效应持续,热点明确,股民能够赚钱,也正是这样的尴尬,最终笔者建议股民节前利用反弹挽回损失,兑现利润,冲高减仓,采取轻仓和持币过节的原因。毕竟节后需要重新构筑新的热点。
其三,技术阻力区的压制,市场超跌反弹动能提前消耗。短线指数面临两个密集套牢区,一个是2089~2105点,另外一个是2130~2155点,这些阻力区,说白了就是之前中长阳反弹失败带来的,如今必须要通过更大量能来解放这些套牢筹码。因此,笔者认为节后行情比较尴尬,一方面需要尽快出现放量中长阳来确认,同时保持量能;另一方面,就是要解决个股还未反弹就面临指数阻力的尴尬,这很可能会给股民操作带来难题。因此,我并不对行情悲观,毕竟从时间角度来说,10~11月份是年内最后能够产生行情的时间,但我认为行情展开还需要时间和更多要素的积累。目前,市场长阳急拉后对于趋势来说改变不大,还需要重新在量能和热点上蓄势。
所以从策略上,节后股民首先要观察市场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情况变化,然后再操作不迟。我们可以看对比,2012年1月9日~10日以及5月28日~29日走势,都是出现连续两根中阳,甚至是长阳,但随后走势大相径庭,为何?就是看随后市场热点是否持续,尤其是能否再度持续类似于1月17日那样确认的放量中长阳,这也是节后判断行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