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政策面都颇为平淡的背景下,沪深股市进入明显的“鸡肋”行情。一方面,尽管银行股等股票仍然存在较大压力,但股价的超跌令此类股票调整动力有限;另一方面,此前市场追逐的热门品种如医药、食品饮料等,近期明显上涨乏力,资金卖出的勇气也十分有限。由此,大盘重新呈现缩量、振幅有限的“鸡肋”走势。分析人士认为,当前这种格局很难持续,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市场方向明确。
沪综指周四收报2112.20点,下跌0.32%,盘中最低下探至2109.66点,最高上探至2122.68点。深成指收报8973.38点,下跌0.83%,盘中最低下探至 8963.87 点,最高上探至9046.43点。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格局,但从成交量上看,做空动能有限。从上涨股票看,体现出比较明显的散乱特点,这意味着无论是“周期复辟”还是“消费为王”,市场前期追逐的主题的关注度都出现了明显退潮,大盘也因此进入“鸡肋”时间。
分析人士认为,“鸡肋”时间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一方面,如果大盘在此位置选择向下突破,考虑到市场估值较低、技术性支撑等因素,跌破2100点将迎来较好建仓机会;另一方面,在动力有限的情况下,市场现阶段向上突破,则明显需要外力支持,也就是说政策方面的利好必不可缺,因此也可以等待利好政策出台再行建仓。(龙跃)
作者:龙跃来源 经济导报 )